把脱贫攻坚当作试金石

  • 来源:    2019/04/04 09:44

    分享到:

把脱贫攻坚当作试金石

黑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王爱文

  ●选派优秀干部到扶贫一线,既助力脱贫攻坚,更能磨炼干部、发现干部。必须坚持真抓严管,推动驻村干部扎根基层、融入群众,做好帮扶工作。

  ●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教育,用美好生活愿景鼓舞人,用先进思想文化教育人,用脱贫致富典型激励人,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增强脱贫信心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对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的直接检验和现实考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重要思想,要把抓脱贫攻坚作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推动组织资源、干部资源、人才资源向贫困地区汇集,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创造性,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建强脱贫攻坚战斗堡垒。实践证明,推动脱贫攻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要靠好的带头人、好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建强战斗堡垒,首要是选好配强带头人,确保个个过硬,切实担负起脱贫攻坚重任。在今年村“两委”换届中,我省明确“一好四强”人选标准,列出10种不应被提名情形,切实把那些政治强、作风硬、有本事的农村党员选进村级班子。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8.7岁,比上届下降0.4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298人、占70.2%,年龄和知识结构得到优化,脱贫攻坚能力得到增强。建强战斗堡垒,关键是充分发挥党员带头致富作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当好脱贫攻坚先锋模范。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双培养”工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通过设立党员中心户、责任区、先锋岗和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结对帮扶等做法,培养了一大批党员致富能手和青年农民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今年换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种养加大户等党员致富带头人,当选村书记的3750人、占41.9%,其中新当选的占10.2%。建强战斗堡垒,必须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保障。我省抓住脱贫攻坚期各方面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扶贫产业项目,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建立村集体收益分配机制,推动贫困村可持续发展。两年来,全省集体经济“空壳村”从4595个减少至2112个,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增加1201个,增幅达34.2%。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使村党组织有钱办事、有能力为群众服务,为带领脱贫攻坚提供了物质保障。

  打造脱贫攻坚生力军。选派优秀干部到扶贫一线,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有效举措和重要经验,既助力脱贫攻坚,更能磨炼干部、发现干部。去年,我省调整充实驻村帮扶力量,将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两支队伍合二为一,选派5471名省市县优秀干部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其中后备干部占27%,充分发挥他们素质高、视野宽、信息渠道广等优势,为贫困地区带去新观念、新思路、新资源,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生力军。2017年,全省16.2万人口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46%降至1.64%,在国家第三方评估中全省因村因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达到84.72%。实践看,培育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十分重大。打造脱贫攻坚生力军,必须坚持真抓严管,推动驻村干部扎根基层、融入群众,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好帮扶工作。制定驻村工作队及队员管理办法,建立一整套务实管用的管理制度,实行信息化管理,坚持常态化检查,督促和推动驻村干部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专心专职做好帮扶工作。去年进驻以来,广大驻村干部克服生活条件艰苦、远离亲人等诸多困难,埋头苦干,真情付出,涌现出一大批一心为民、攻坚克难、敢闯敢拼的先进典型,赢得了广大群众拥护和支持。必须加强培训指导,不断提升驻村干部攻坚能力,做到能干会干,真正帮到点上、干出成效。坚持需求导向,每月至少开展两期远程培训,请老支书老模范讲经验,请农业专家讲技术,请专业干部讲政策,分期分批组织现场观摩教学,让驻村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当好精准识别的调查队、扶贫政策的宣传队、致富项目的工程队、基层党建的教导队。去年以来,全省1778个驻村工作队帮助贫困村谋划实施扶贫项目3479个,其中产业扶贫项目1593个,协调投资13.3亿元,带动贫困户4万余户、9.6万人。必须强化激励保障,让驻村干部安身安心安业,扑下身子干在一线。制定出台驻村干部激励保障办法,对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在提拔任用、评先选优时优先考虑,突出人文关怀,激发干事动力。我省拿出真金白银,每年为每个省派驻村工作队安排5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5万元工作经费,每天为每名队员给予100元生活补贴。树立鲜明导向,激励广大驻村扶贫干部扎根基层、建功立业,连续两年评选表彰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有5名驻村工作队队长被提拔为副厅级干部。

  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针对一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感恩意识淡化、陈规陋习泛起等问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效组织动员群众,凝聚人心人力,激发内生动力,齐心协力推动脱贫攻坚。去年以来,我省深入开展以“自强、感恩、文明”为主题的扶志教育活动,强化思想教育、典型引领,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陋习、移风易俗,树立新风正气,取得了较好效果。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脱贫信心,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教育,用美好生活愿景鼓舞人,用先进思想文化教育人,用脱贫致富典型激励人,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增强脱贫信心决心,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特别是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动补助等方式,让他们参与脱贫过程,靠自力更生脱贫增收。教育引导群众知党恩、感党恩,坚定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充分利用农村广播、文化广场、宣传栏以及“两微一端”等媒体和平台,加大感恩教育力度,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措施,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恩来自何处,饮水思源,增强脱贫主动性。克山县民兴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在村活动广场上准备了板凳和茶水,农闲时把村民聚在一起,讲党的好政策,讲村里的发展变化,讲扶贫的想法措施,办成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有效发挥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落后观念,抵制陈规陋习,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举办道德讲堂,评选孝老敬亲、文明守纪、勤劳致富等身边典型,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能源革命”,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活动,让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农闲时喝酒耍钱、坐在家里“等靠要”等陋习在村里抬不起头、没有市场。海伦市长华村设立环境奖励基金,有偿回收村里田间地头的农药瓶、塑料秧盘等废弃物,引导农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