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布心社区 社区资讯

【民生微实事】布心故事之城市记忆——劳动工具的变迁

  • 来源:布心社区
  • 时间:2021-11-17 11:09

罗湖家园网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农耕方式已经改变,而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工具也渐渐的被机械化的器具所取代。改革开放40多年来,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工具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当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布心村民记忆中的劳动工具的变迁。

村民邓元英说,她记得小时候村里有四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有几头牛,大概两三家人一头牛,牛在那个年代是用来干农活的,比如犁田,就是在牛脖子上套一个有点弯弯的短木头,在短木头的两端系上绳子绑定在后面的犁上,这样就可能开始犁田了。如今在邓元英的家中,还完好地保存在这样一个犁头。

说到犁田,村民谢贵元说:村里的旱地和水田的处理方式不一样,水田除了用犁耕外,还需要用耙将土地弄平整,村民一天只能整几亩地,非常辛苦。80年代村里有了拖拉机整田,村民稍微轻松了点。

而对于村民赖运金来说最让她难忘的不是犁田,而是难忘的水田排水时刻。赖运金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她们用箢箕(竹编箢箕yuān jī用竹篾等编织的盛东西的用具。)来盛东西运到另一个地方。每当水田要排水的时候,家人会将箢箕放在水田出水口,因为箢箕是竹子编成的,能过滤掉水,等水田的水排得差不多的时候,箢箕里装满了蹦蹦跳跳、大小不一的鱼,这是辛苦一天最开心的时刻,大家高高兴兴地拿着收获满满的箢箕回家。

说到箢箕,村民们印象深刻,她们说箢箕是当时常见的劳动工具,挑土、装肥料甚至装菜和豆子都用它。村民邓元英说,还有一样东西对于当时的劳动妇女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女人用的客家凉帽,(客家凉帽外形漂亮,顶部纱织成,直径几十厘米,边缘一圈黑色的“裙裾”与服装相对衬,是客家妇女传统服饰的组成部分,当时是劳动妇女遮阳避雨的工具。)邓元英说:凉帽给了她很多美好的记忆,年轻的时候出去干农活都靠它来遮风避雨,至今保存完好。家里的孙辈好奇,偶尔会拿出来看看、试着戴一下,这时候她就会跟孙辈讲解凉帽和记忆中劳动工具的由来和功能,让他们能够明白眼下的幸福生活是怎样一代代人奋斗出来的。

布心村在发展,村民使用的劳动工具也在不断变化。一些村民当年使用过的劳动工具,静静存放在村民的脑海里,成为独特的历史印记。从打谷机到脱谷机、从木质车到机械大马力、从柳筐耙犁到数字化微机操作,劳动工具的变迁是布心村历史的缩影,是一代代布心人梦想的传承延续,也承载着一代代布心人的梦想和希望。如今的布心村产业不断优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正在向美好的明天前进。




(来源:布心社区     通讯员:程为元     编辑:吴俊霆)